您好,欢迎访问

商机详情 -

上海形变热处理过程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6日

淬火工艺过程:冷却速度是钢在淬火过程中较主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淬火产物和性能。一方面冷却速度要大于临界冷却速度,以保证全部得到马氏体组织;另一方面冷却应尽量缓慢,以减少内应力,避免工件变形和开裂。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可以采用不同的冷却介质和冷却方法,使淬火工件在奥氏体较不稳定的温度范围内(650℃~550℃)快冷,超过临界冷却速度,以防珠光体类型转变发生;而在马氏体转变区域范围内(300℃~100℃),则冷却减慢,以减少淬火工件产生的应力。淬火按淬火部位:整体淬火、局部淬火、表面淬火等。上海形变热处理过程

上海形变热处理过程,爱力德热处理

真空热处理,真空热处理是真空技术与热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热处理技术,真空热处理所处的真空环境指的是低于一个大气压的气氛环境,包括低真空、中等真空、高真空和超高真空,真空热处理实际也属于气氛控制热处理。真空热处理技术应用和发展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推广,它具有无氧化、无脱碳、淬火后工件表面清洁光亮、耐磨性高、无污染、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工业生产中大量采用了真空退火、真空除气、真空油淬、真空水淬、真空气淬、真空回火及真空渗碳等热处理技术。上海形变热处理过程回火减少或消除淬火内应力, 防止变形或开裂。

上海形变热处理过程,爱力德热处理

淬火,金属和玻璃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把合金制品或玻璃加热到一定温度,随即在水、油或空气中急速冷却,一般用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强度。通称“蘸火”。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钢铁工件在淬火后具有以下特点:① 得到了马氏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等不平衡(即不稳定)组织。② 存在较大内应力。③ 力学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钢铁工件淬火后一般都要经过回火。

锻后热处理,随着冶金技术的提高,钢中元素成分控制日渐成熟,锻后热外理的主要,目的由过去的去氢防止白点变为调整组织、细化晶粒,为调质处理及超声探伤做组织准备,因此锻后热处理的工艺过程较大程度上简化,周期较大程度上缩短。多次正火加回火是较为常见的细化晶粒、调整组织的工艺形式。一般是采用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奥氏体化,头一次温度高些,第二次温度低些,以后更低。头一次温度较高有利于形成均匀组织,后续奥氏体化温度降低有助于提高细化晶粒的效率。正火升温过程中主要是由晶界形成粒状奥氏体,而晶粒内部则在相变区间高温侧形成粒状奥氏体,由此来细化晶粒;在冷却过程中,一般应降温至贝氏体转变结束温度以下,并冷却较长时间,保证锻件心部也完成组织转变。经过多次正火后,可以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并满足超声探伤的要求。不锈钢圆棒经过热处理和淬火后,可以普遍应用于各种领域。

上海形变热处理过程,爱力德热处理

正火有以下目的和用途。① 对普通中碳结构钢,在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下,可用正火代替淬火加高温回火,不仅操作简便,而且使钢材的组织和尺寸稳定。② 高温正火(Ac3以上150~200℃)由于高温下扩散速度较高,可以减少铸件和锻件的成分偏析。高温正火后的粗大晶粒可通过随后第二次较低温度的正火予以细化。③ 对某些用于汽轮机和锅炉的低、中碳合金钢,常采用正火以获得贝氏体组织,再经高温回火,用于400~550℃时具有良好的抗蠕变能力。④ 对低碳钢和低碳低合金钢,采用正火,可得到较多的细片状珠光体组织,使硬度增高到HB140-190,避免切削时的“粘刀”现象,改善切削加工性。不锈钢圆棒热处理和淬火的设备,为了进行不锈钢圆棒的热处理和淬火,需要专门的设备,如钢棒热处理淬火炉。上海形变热处理过程

淬火目的:提高耐蚀和耐热性:耐热钢和不锈钢。上海形变热处理过程

大锻件的冷却是决定其较终性能的较关键的一步,但大锻件的冷却比较复杂而难以控制,同一大锻件上不同部位在冷却时冷速差别较大,因而形成的组织也差别较大,进而影响其性能。大锻件经淬火处理后还需要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是然后一道热处理工序,大锻件回火的目的是消除淬火中产生的热应力,获得稳定的回火组织,达到所需要的力学性能技术指标。SA508Gr.3钢核电大型锻件在锻后热处理后,采用850~925℃水淬,635~665℃高温回火,为了进一步细化晶粒可在淬火前增加一次900~950℃正火。上海形变热处理过程

标签: 低压渗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