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确保在操作隔离器时,避免与传递门的边缘和密封圈发生直接接触,以减少可能的损坏或污染。定期消毒:实验前后,务必使用VHP(汽化过氧化氢)对手套及关键部位进行各角度的消毒,确保操作环境的无菌状态。手套检漏:在更换手套之前,请务必对新手套进行检漏,确保手套的完整性,防止污染物的进入。双层防护:建议佩戴双层手套,增加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禁用多纤维物品:切勿将无尘布、纱布等多纤维物品直接放入隔离器内,以免这些物品无法有效灭菌,导致污染风险。制定更换周期:根据日常使用的经验,制定手套和袖套的更换周期表,并在其老化之前进行更换,确保操作环境的洁净度。环境监测:每次实验时,请放置环境监测培养基瓶,并进行手套擦拭,以监控隔离器内的微生物污染情况。物品摆放:在摆放物品时,请确保戴有手套,并通过操作口进行舱内位置的调整,避免直接接触隔离器内部。隔离器公用工程技术参数电源:设备需要稳定的(380V 50Hz)电源供应。压缩空气:建议提供(6-8bar)的洁净压缩空气。尽管设备内部配备了油污分离和压缩空气过滤器,但定期更换和检修可能带来不便。氮气供应:设备需要氮气供应以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纯化水供应:确保有稳定的纯化水供应使用隔离器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扬州本地隔离器品牌
无菌隔离器验证的关键步骤之一是舱体密闭性的确认,这一步骤通过评估无菌隔离器在全静态封闭状态下的压力维持能力来进行。以下是详细的验证方法和判定标准:验证方法:环境准备:首先,关闭无菌隔离器房间的门窗,并确保对温度影响较大的其他设备处于关闭状态,以减少对测试的干扰。同时,尽量减少人员的出入。关闭舱体:关闭无菌隔离器的舱体大门、传递门及所有检测口,确保舱体处于完全封闭状态。启动压力测试:开启无菌隔离器,并进入压力运行界面。点击“开压力测试”后,舱体开始自动充气,直至压力升至60Pa以上。记录与计时:当显示压力缓慢下降至60Pa时,测试系统自动开始计时。当压力进一步下降至42Pa时,计时自动停止。此时,点击“压力测试结果打印”以获取测试结果(另外,传递舱的密闭性测试也遵循相同的流程)。计算泄漏率:根据测试结果,计算小时体积泄漏率(Q/V)。计算公式为:Q/V=60×(Ps-Pt)/(Pt×t),其中Q/V小时体积泄漏率,Ps为起始压力,Pt为结束压力,t为压力下降所用的时间(分钟)。判定标准:如果经过三次测试,无菌隔离器的舱体泄漏率均小于规定的阈值(具体数值需根据具体标准或要求而定),则可以认为该无菌隔离器的密闭性能良好。扬州本地隔离器品牌隔离器是实现设备间电气隔离和信号传输的重要元件。
当前,一种新型的隔离器设计采用了高浓度过氧化氢溶液直接喷雾进入无菌隔离器的传递窗中。相较于传统的加热雾化过氧化氢方式,这一新方法更为直接且迅速,整个处理流程需10至15分钟,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传输效率。对于大规模物料传输而言,新型电子束(E-beam)灭菌隧道与无菌隔离器的配合使用,实现了产品生产的超高速度,例如预填充注射器的生产速度可达每小时10000至20000支。此外,无菌隔离器空气处理系统性能的明显提升也为灭菌速度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持。早期的隔离器空气处理系统类似于洁净室,效率相对较低。然而,随着技术的演进,现在的隔离器空调系统配备了更为高效的进出风单元和单独的温湿度调节装置,这些技术革新确保了隔离器处理速度的大幅提升。不仅如此,新型的隔离器还配备了专门的一次性有害物质过滤器。这种过滤器将传统的空气处理高效过滤器和有害物质处理过滤器进行了分离,采用特殊密闭设计,实现了一次性使用并单独更换,从而明显增强了无菌隔离器的安全性。
无菌隔离器的特点:无菌隔离器中过氧化氢残留量的有效控制无菌分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减少隔离器中过氧化氢残留物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在隔离器中引入大量无菌空气,通过排气过程尽可能降低空气中过氧化氢的含量。目前的隔离器可以达到将过氧化氢浓度降低至10%甚至更低的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进行连续的生产,后续批次的产品所接触的过氧化氢浓度会更低。现在隔离器生产厂商也正在对极低浓度进行研究,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用包材,例如西林瓶、卡式瓶对过氧化氢的吸收状况等。相信这些研究的结果可以进一步扩大无菌隔离器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隔离器无菌检查过程中,操作者的操作视野不受阻挡,能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到关键工艺位置。
选择性微生物挑战试验试验组一:菌悬液准备: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悬液各1ml,以及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菌悬液各1ml。分装与灭菌:将上述菌悬液分别分装至小瓶中,并确保瓶口密闭。随后,将这些小瓶放入无菌隔离器内,通过过氧化氢蒸汽进行灭菌处理。接种与培养:灭菌完成后,取出小瓶中的菌悬液,分别接种于TSA(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针对细菌)和沙氏葡萄琼脂培养基(针对真jun)上,每种菌悬液平行接种两次。在30~35℃的条件下培养48~72小时(细菌)或3~5天(真jun),并进行菌落计数,此外取平均值。试验组二:菌悬液准备与灭菌:与试验组一相同,先准备菌悬液并分装至小瓶中,放入无菌隔离器内进行过氧化氢蒸汽灭菌。暴露处理:灭菌完成后,拆开菌悬液瓶口,使其内容物在无菌隔离器内暴露5分钟。接种与培养:随后,按照与试验组一相同的方法接种至培养基上,并培养、计数。阳性对照组:从冰箱中取出与试验组同批制造的选择性微生物菌悬液,按照与试验组相同的方法接种至培养基上,并进行菌落计数。阴性对照组:另取一组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组,用于对比和参照。灭菌后的无菌隔离器内部环境达到A级洁净度下沉降菌的相关规定。扬州本地隔离器品牌
目前国内市场常见的无菌隔离器有两种材质,一种是“硬舱体”,另一种是“软舱体”隔离器。扬州本地隔离器品牌
无菌隔离器内部微生物检测方案:沉降菌检测检测材料与方法:选用胰酪大豆胨琼脂平皿培养基共计15个,精确布置于隔离器操作台面上。台面两侧各自匀称放置6个平皿,另外台面左右两端再各设1个平皿进行采样,同时于垃圾桶底部中心位置也放置1个平皿。所有平皿将进行4小时的暴露采样。对照组设置:为确保实验准确性,同时取3份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培养结束后,详细记录每个培养皿中的菌落数量。在每个检测点的工作区附近精细放置空气取样器。取样量与对照组:每个检测点取样量为标准的1000升空气,并且同样设置3份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培养与记录:采样后的培养基及空白对照遵循相同的培养流程,即在20~25℃培养72小时后转至30~35℃继续培养48小时。终记录各培养皿中菌落的具体数量。表面微生物检测接触采样:采用胰酪大豆胨琼脂接触碟培养基共6个,分别对隔离器内部表面的上部、下部、左部、右部、前部及后部进行接触式采样,每个区域接触时间精确控制在10秒。手套指模取样:另外,选用胰酪大豆胨琼脂接品平皿培养基对8个手套的指模部分进行取样。对照组与处理:与前两项检测一样,同时设置3份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扬州本地隔离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