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商机详情 -

红河州国内AED的用途和特点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3日

AED是一种自动体外除颤器,具有以下功能: 自动识别异常心律:AED能够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电击除颤。 电击除颤:如果AED判断患者需要进行电击除颤,它会通过贴在患者胸部特定位置的电极片,向人体特定区域放电,使心脏恢复正常的心律。 操作简单:AED的设计简单易用,经过简单的培训,非专业医护人员也能使用它进行抢救。 便携式:AED设计为便携式,方便携带,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使用。 提高抢救成功率:在心脏骤停的紧急情况下,使用AED能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率。AED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心脏骤停并给予电击的急救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和家庭。红河州国内AED的用途和特点

红河州国内AED的用途和特点,AED

久心AED智能化管理的必要性 据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因心脏骤停而猝死的人数高达55万,而抢救成功率却不到1%。一旦有人突发心脏骤停,抢救时间以秒计算,如果抢救不及时,就会导致死亡。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心脏骤停主要急救设备AED已经逐步布防在人流密集的各类场所。 如何系统化管理分散在各处的AED,实现AED与城市急救系统的联动,进一步提升院前急救响应效率? 物联网+AED为急救赢得黄金时间。 久心AED管理系统依托华为云、云计算、4G/5G技术,可对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各品牌AED进行实时监控、数据反馈、兼容管理、准确定位。 红河州国内AED的用途和特点AED的使用需要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

红河州国内AED的用途和特点,AED

开始电除颤能量的选择一般以除颤仪的类型及年龄来定。 电除颤过程中能量的选择非常关键,能量选择太小,无法达到除颤效果,异位心律无法终止,过度的能量选择会损害心肌,能量选择取决于除颤器的类型和患者的年龄。成人单相波除颤器的能量一般为300焦耳,如果除颤失败,第二次和后续能量为360焦耳。双相除颤器成人能量选择150-200焦耳,第二次选择的能量不得低于开始除颤选择的能量。儿童除颤时应考虑患者的体重,开始通常选择每公斤体重2焦耳,如果除颤失败,可选择每公斤体重4焦耳。 在使用电除颤仪前,通常要先对病人做心肺复苏。

低能量”对应的是“高效”和“安全” 在大家的既往认知中,对于AED的电击能量,往往会觉得高能量会好一些,抢救率会高一些,其实不然。据报道,电击能量为150J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大于300J时,并发症可达30%,因此,应尽量避免高能量电击。 除颤是用电来帮助心脏进行重启。电流穿过心脏,通过强电流高能脉冲,将所有心肌去极化,等窦房结发出下一个电信号,重新带动心肌跳动,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 穿过心脏的电流的大小,也就是经心电流,决定了除颤是否成功,经心电流的大小又与阻抗有关,阻抗越大,经心电流越小。对不同患者来说,阻抗是一个不定值,患者胸部脂肪含量高,电极片太小,电极片与皮肤接触不紧密都会增大阻抗,使经心电流减小,降低除颤的成功率;而阻抗也不是越小越好,比如连续除颤,会使阻抗减小,经心电流增大,由于大电流会灼伤皮肤,也会损伤心肌。 目前临床除颤医治方案是以更低的能量释放高电流,降低对心肌的损伤,达到更好的医治效果。AED可以放置在公共场所的任何位置,方便取用。

红河州国内AED的用途和特点,AED

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急救设备,它是一种电击设备,非专业人士都可以操作,当遇有心跳骤停人员时,只要在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利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就可以有效制止猝死。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心跳骤停人数每年超过54.4万,算下来,平均每天就有超过1500人死于心跳骤停。与此对应的是,目前我国院前的心跳骤停抢救成功率不足1%。如能在一分钟内对心跳骤停的患者给予电击除颤,急救成功率可能高达90%;每延迟1分钟,存活率将递减7%至10%。从某种意义上来讲,AED不仅是一种急救设备,更是一种先进的急救理念。AED的普及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共卫生水平。红河州国内AED的用途和特点

在使用AED之前,需要先检查患者的口腔和呼吸道是否有异物阻塞,如果有需要先去除异物再进行急救。红河州国内AED的用途和特点

AED的发展历程包括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18世纪:电击除颤技术的缘起,丹麦医生Abildgaard描述了一系列实验,通过电脉冲使母鸡“没有生命”,随后又通过电脉冲使他们回复知觉,但Abildgaard并不知道室颤的存在。 1947年:贝克(Beck)通过电除颤挽救了人的生命,使用了一个特殊设计的心内电极桨,用110伏电压,1.5安培的交流电,电击2次。 1956年:卓尔(Zoll)等人成功进行了首例人的体外除颤,70伏特,1.5安培的交流电流,在胸外进行了0.15s的放电除颤。 1961年:亚历山大(Alexander)等人描述了交流电电击终止室性心动过速(VT)。 1970年:Diack和他的同事发明了AED,根据CPR的相关原理开发出了AED的原型机,并在波特兰地区进行了测试。 20世纪80年代中期:AED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受过训练的非专业人士。 1996年:首台使用双相波技术的AED问世。 2003年:快速电击技术问世,缩短了AED分析到放电的时间,提高了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 2006年:推出了smart CPR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红河州国内AED的用途和特点

标签: AED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