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商机详情 -

海南监护仪呼气末二氧化碳采集鼻氧管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9日

呼气末二氧化碳是呼气末期呼气中CO2的浓度,通常分压用mmHg表示。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ressure of end-tidal CO2,PETCO2)可作为心肺复苏的无创监测指标,并与CPR的预后相关。PETCO2是CPR过程中能够评价CPR效果和预后的无创监护手段。基础研究表明,正常生理状态下,PETCO2水平由CO2产生量、肺泡通气能力和肺血流量决定;在低血流量时,它突出反映肺血流水平;而在心脏骤停时PETCO2水平则完全由CPR产生的心排量决定。心脏骤停时CO2仍持续产生,CO2排出到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它从外周产生部位到达肺脏的传输速度。施行CPR过程中,相对来说是一种低血流高通气状态,因此PETCO2浓度是低的。如果通气保持不变,那么PETCO2变化就可以反映心排量的变化和CPR的效果。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导管的旁流式是ETCO2检测的主要方法,只有旁流式才能做到连续监测。海南监护仪呼气末二氧化碳采集鼻氧管

海南监护仪呼气末二氧化碳采集鼻氧管,呼气末二氧化碳

临床可以用于监测通气功能,无明显心肺疾病的患者,一定程度上ETCO2可以反映PaCO2。维持正常通气量。全麻期间或呼吸功能不全使用呼吸机时,可根据ETCO2来调节通气量,避免发生通气不足和过度,造成高或低碳酸血症。确定气管的位置,利用ETCO2波形导引指导,对导管误入食管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是证明导管在气管内的方法之一。及时发现呼吸机的机械故障,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调节呼吸机参数和指导呼吸机的撤除:调节通气量;选择比较好PEEP(呼气末正压通气)值;指导呼吸机的暂时停用,或撤除呼吸机。代谢功能的监测。了解肺泡无效腔量及肺血流量变化。监测循环功能。海南监护仪呼气末二氧化碳采集鼻氧管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是避免呼吸损害的重要监测项目。

海南监护仪呼气末二氧化碳采集鼻氧管,呼气末二氧化碳

通气功能进行评价。可以用于低通气风险监测、气道梗阻判断、优化通气条件。持续监测呼末二氧化碳可以及时发现通气过度或通气不足,指导优化通气条件,调整呼气频率、呼吸机触发条件。对于高浓度二氧化碳通气患者可以精确调整吸入二氧化碳浓度。呼末二氧化碳监测对循环功能评价。判断自主循环恢复、复苏预后、容量反应性.辅助诊断方面,可以及时发现肺栓塞筛查诊断、代谢性酸中毒等情况,同时可以减少动脉血气分析的监测。病情评估。异常呼末二氧化碳数值预示病情危重。呼末二氧化碳监测无创、简便、实时、连续。监测设备小型、多样,结果准确。在一定范围内,结合其他相关指标,可以准确指导临床诊断。

呼末二氧化碳监测在国际上已被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美国麻醉学会、欧洲麻醉协会互相继在2018年将呼末CO2监测确定为中度以上麻醉术中必须监测项目,国际上有美敦力,SALT+S企业提供CO2监测采样管等耗材。但这类产品未引进中国,使得国内呼末CO2监测无法开展。我公司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进行产学研合作,历经三年成功研发了CO2监测采样管,2020年上市销售,产品一经面市,得到了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麻醉学界**认可,并已成功在北京、西安、江西等多家三甲医院临床使用,临床反馈产品性能与美敦力的CO2监测采样管相当。但由于该产品是国内**,在产品注册和销售时均遇到无参考对象比较的问题,因此,本公司特作出以下产品定价说明: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是麻醉科、ICU、呼吸科进行呼吸支持和呼吸管理明确指标。

海南监护仪呼气末二氧化碳采集鼻氧管,呼气末二氧化碳

呼末二氧化碳监测已经被多个指南列入,欧洲麻醉学会、美国麻醉学会以及香港麻醉学会于2018年相继将呼末二氧化碳监测列入中度以上麻醉及麻醉诊疗指南(必须监测)。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组2019年**共识建议无痛胃肠镜术中应该监测呼末二氧化碳。中国麻醉科质控**共识(2020修订)强烈推荐:任一医疗机构麻醉科的麻醉单元均应配备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仪,麻醉恢复室,麻醉重症监护室也在推荐之列。中国神经外科重症**共识(2020版)也有强调: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仪是神经外科重症的一般配置。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是确定气管导管插管到位的金标准。海南监护仪呼气末二氧化碳采集鼻氧管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是利用鼻罩、面罩、鼻导管、鼻咽通气道或经气管导管监测PETCO2及其图形变化。海南监护仪呼气末二氧化碳采集鼻氧管

上呼吸道梗阻***诊疗过程中发生上呼吸道梗阻,处理措施如下:舌后坠引起的上呼吸道梗阻,应行托下颌手法;放置口咽通气道或鼻咽通气道;麻醉较浅加之胃镜或分泌物刺激喉部导致的喉痉挛,应注意预防和及时处理。SpO2<90%如果患者SpO2<90%,应给予辅助通气或控制呼吸;采用胃镜**面罩或鼻罩进行正压通气;必要时嘱内镜医师退出内镜,***管内插管或放置喉罩。呼吸抑制对于心肺功能较差者,**应稀释后缓慢推注,减少呼吸抑制风险;加强呼吸监测,包括呼吸频率、潮气量、气道内压力、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PETCO2和SpO2,早期发现并及时给予辅助或控制呼吸。Summary小结图片手术室外麻醉存在一定的风险,手术室外麻醉风险增加的原因在于麻醉科医师警惕性不足、采用了不恰当的麻醉方式、麻醉监测不足,因此建立和规范手术室外的麻醉实践指南和监测标准非常重要。PETCO2监测反映患者的通气情况,可协助麻醉科医师立即发现通气不足和窒息等情况,应当成为手术室外麻醉常规的监测项目。海南监护仪呼气末二氧化碳采集鼻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