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保持高速增长势态,未来3年年均增长率超过50%。2021年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48GWh,同比增长167%,预计2022年装机量超过90GWh,同比增长88%,2025年将超过324GWh。国内储能电池主要应用于4大场景:大型储能(电力系统储能)、通信系统储能、家庭储能和便携式储能。其中,大型储能是储能电池的主要应用场景,主要用于发电侧、电网侧及用户侧的储能集装系统,出货量占比达到61%;其次是通信系统储能,主要用于通信基站备电使用,占比达到25%;家庭储能产品主要出口到国外使用;便携式储能占比更少,3%。怎么保证储能电站安全性?电化学储能产业链
众所周知,动力电池锂电池测试需要实时监控CAN总线数据,目前锂电池企业使用的方案大多采用工控机PCIe/PCI/miniPCIe等接口外扩CAN口或者通过以太网的方式监控整个测试情况。为了能够快速高效测试动力电池,单靠一路CAN测试是太浪费时间。另外,随着汽车电子开始面向CANFD升级以及电池数据量的增大,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高效的完成多路动力电池组的CAN/CANFD测试,也成为了各大电池企业的争相解决的难点。苏州妙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此痛点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电化学储能产业链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的区别有哪些?
户用场景对电池能量密度等要求相对较低,户用储能系统规模在10kWh级别,大圆柱电池(单体容量10Ah-50Ah),方形(50Ah-300Ah),软包(30Ah-80Ah)方案均有公司选用,影响用户体验的主要是产品整体设计,包括电池管理和全屋能源调配等,对电芯性能的要求相对放宽,主要强调安全性和降本。当前欧洲户储市场正经历低压向高压系统的产品的迭代,高电压平台可降低电流,从而控制系统发热量,提高放电效率。小电芯或将成为户储主流,储能系统容量不变的情况下,高压系统对应的电芯容量减小。例如,低压平台储能电芯多为100Ah,高压平台逐渐向50Ah过渡。100Ah以下小容量电池在户用家储领域仍有较长的应用生命周期。
BMS全称是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是一个电池管理系统的简称。它是配合监控储能电池状态的设备,主要就是为了智能化管理及维护各个电池单元,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一般BMS表现为一块电路板,或者一个硬件盒子。储能BMS则因为电池组规模较大,较多都是三层架构,在从控、主控之上,还有一层总控。从控:电池单体管理单元:BMU(battery module unit,大多都叫BMU,也有的叫CSC/CSU),采集单体电池信息。主控:电池簇管理单元:BCU(battery cluster unit,也有高压管理单元HVU、BCMU等等),负责收集BMU信息,并采集电池簇信息。总控:电池阵列管理单元:BAU(battery array unit,也有叫BAMS、MBMS等等),对整个储能电池堆的电池进行集中管理。向下连接各个电池簇管理单元,向上与其他设备信息交互,反馈电池阵列的运行状态信息。智能锂电池的BMS是什么?
动力电池系统的结构设计流程:电芯→模块→系统。在结合整车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电池模组进行设计时,电池模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电池成组的固定连接方式要根据动力电池系统要求对选定好的电芯结构形状进行。 2、电池模块的装配要求松紧度适中,各结构部件具有足够的强度,防止因电池内外部力的作用而发生变形或破坏。 3、电芯及电池模块要有专门的固定装置,结构紧凑且要根据电池箱体的散热情况设置通风散热通道。 4、电池单体之间的导电连接距离尽量短,连接可靠,柔性连接,各导电连接部位的导电能力要满足用电设备的较大过流能力。 5、充分考虑电池串并联高压连接之间的绝缘保护问题,例如绝缘间隙和爬电距离等。储能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是储能?电化学储能产业链
为什么需要BMS锂电池管理系统?电化学储能产业链
在国内的“双碳”目标及新能源配储政策的助推之下,国外又受到能源短缺和电价飞涨等因素影响下,内外需求的双驱动,使得储能俨然成为一个充满潜力的大赛道,企业开始争相竞争布局储能市场。尽管某些细分赛道部分企业已在前列,但储能市场格局尚未定型,新入局者仍有很大的机会。不过,跨界入局需要谨慎,有一部分企业进入储能赛道存在跟风成分,这些企业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和专业人才队伍,单纯想通过投资入局,难以保障储能产品质量。电化学储能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