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商机详情 -

北京进口气体灭火装置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28日

烟烙尽(IG541)气体灭火系统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1、必须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使人员在无特别保护的情况下暴露在气体之中。2、在任何喷放气体进行灭火的区域中,必须保证无人员存在。3、任何人员不得随意触动本系统的启动装和设备,不得随意进出瓶组间。4、本系统属高压装置,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拆卸装置中的任何零部件,并且任何对系统或零部件的敲击、冲击或震动都应避免。5、应避免阳光直射瓶组,并应保持设备的干燥与清洁。6、当出现火险,需要启动本系统时,操作人员应保持镇静,避免乱中出错。非操作人员应循指定通道有序疏散撤离。只要发现及时,操作正确,处理得当,本系统可保证迅速将火扑灭。7、即使在人员未撤离时,气体已经喷放出来,也不必惊慌失措。只要在气体中避开喷嘴的直接下喷处,迅速撤出区域以外,同样可保安全。IG541气体灭火设备设备喷射灭火剂前,所有人员必须在延时期内(0-30S可调)撤离火情现场。北京进口气体灭火装置

北京进口气体灭火装置,气体灭火

根据定义,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采用惰化设计,主要是用来防止防护区发生火灾,其目的不是用来灭火的。既然是用来防止发生火灾,那么就要求火灾探测器在火灾发生前就应该探测到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在火灾发生前预警。当探测到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时,就应通过火灾报警控制联动启动气体灭火系统,释放气体灭火剂,对方防护区进行抑制,防止火灾发生。这种防护区设置的探测系统,应该是火灾预警系统,在火灾隐患阶段、发热、阴燃阶段就应探测出来。可针对防护区的特性选择相应的探测器。北京进口气体灭火装置烟烙尽(IG541)气体灭火设备需保证灭火剂输送管道和驱动管路无异常。

北京进口气体灭火装置,气体灭火

IG541是混合气体。IG541灭火剂由52%氮、40%氩和8%二氧化碳组成。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无导电的气体。臭氧消耗潜能值ODP=0,温室效应潜能值GWP=0。它在大气中存留的时间很短,是一种绿色灭火剂。IG-541混合气体自动灭火系统主要由气体灭火报警控制系统、火灾检测系统、灭火剂储存瓶、容器阀、选择阀、减压装置、单向阀、压力开关、喷嘴、管道等主要设备组成。可构成单元单独系统和分配系统等多种形式,实施单区和多区消防保护。

IG541气体灭火防护区是指满足全淹没灭火系统要求的有限封闭空间。全淹没灭火系统是指:当火灾发生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防护区喷放设计规定用量的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IG541气体灭火防护区基本要求: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0.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0.25h。此要求是需要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必须能够抵御初期火灾,使得灭火剂在在防护区内在一定的时间内维持足够的浓度,达到规范设计的浸渍时间要求。气体灭火,用通常在室温和大气压力下为气体状的灭火剂进行扑灭火灾的消防灭火系统。

北京进口气体灭火装置,气体灭火

IG541气体灭火系统动作程序是怎样的?IG541灭火系统具有自动、手动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1、自动启动——从火灾探测报警、关闭联动设备以及释放灭火剂均由系统自己完成,不需要人员介入的操作与控制方式。2、机械应急操作——指系统在自动与手动操作失灵时,人员用系统所设的机械式启动机构,直接操作联动设备和释放灭火剂的操作与控制方式。3、手动启动——人员接到火灾自动报警信号后,经确认再启动手动按钮,通过灭火控制器操作联动设备以及释放灭火剂的操作与控制方式。烟烙尽(IG541)气体灭火设备储瓶间应保持干燥和良好的通风条件。北京进口气体灭火装置

烟烙尽(IG541)气体灭火设备需保证检查设备铭牌、警示牌,无损、清洁可视。北京进口气体灭火装置

IG541气体灭火防护区基本要求:1、采用管网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800m2,且容积不宜大于3600m3。2、采用预制气体灭火系统(即无管网灭火系统、柜式灭火系统、带联动功能的悬挂式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500m2,且容积不宜大于1600m3。防护区的环境温度应为-10℃~50℃。气体灭火系统在系统设计和管网计算时,必然会涉及到一些技术参数。例如与灭火剂有关的气相液相密度、蒸气压力等,与系统有关的单位容积充装量、充压压力、流动特性、喷嘴特性、阻力损失等,它们无不与温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采用同一的温度基准是必要的,国际上大都取20℃为应用计算的基准。因此防护区的环境温度,不能与20℃偏差太大。北京进口气体灭火装置

丹麦凡易特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在消防气体灭火,洁净气体灭火,烟烙尽气体灭火,IG541气体灭火一直在同行业中处于较强地位,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其高水平的能力始终贯穿于其中。凡易特是我国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和标准制定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凡易特致力于构建安全、防护自主创新的竞争力,多年来,已经为我国安全、防护行业生产、经济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